txt电子书下载网 > 穿越小说 > 武宣年间 > 第三十一章 毒蛇
    时至正月十二,长安天气晴好,积雪消融,暖洋洋的太阳晒的人后背发烫、发痒。

    正值休沐的李德裕盖着狐皮衾,坐在院内,半眯着眼睛,半梦半醒之间,构思着灯谜,为三日之后的上元节做准备。

    正在此时,李寿山带着一名内侍进来了,他上前推了推李德裕:“阿郎,宫里的大人前来传旨”

    李德裕急忙起身,跪在地上听旨:“传陛下口谕,李侍郎前往宣政殿议事”

    “臣接旨”

    “李侍郎快快更衣,奴婢先告退了”

    李德裕急忙盥洗,换上公服,匆忙间却还往西厢房去了一趟,面见谭泽露。

    “先生,我该怎么办?真的要那样吗?”

    “阁老放心,陛下并非庸主,更不懦弱,不会轻易被左右,您只需按计划行事即可”

    李德裕看谭泽露胸有成竹,面无异色,安心了不少:“那便好,那便好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约莫三刻之后,李德裕进了宣政殿,郑朗、李固言、杨嗣复三人默然坐定,皇帝背着双手在左右踱步。

    “臣李德裕拜见陛下”

    皇帝见李德裕来了,抓起案几上的奏表递给马元贽:“拿去给他看看”

    这是一份北方发来的搪报,天德军都防御使赫连汉升上表朝廷,诉说回鹘人纵兵抢掠,四处奸淫掳掠,无恶不作。

    赫连汉升派兵驱逐回鹘人,没想到回鹘人竟然举兵前来,与天德军对峙。赫连汉升请求朝廷调诸藩镇军队,与回鹘决一死战。

    “另外,黠戛斯使者要求朕封他们的首领为可汗,掌管草原,并请求朕与他们联手剿灭回鹘”

    “前两天乌介又上表要求朕再借粟米十万石给他们,并对黠戛斯宣战,再借兵十万给他,帮助他夺回草原,就像是当年他们帮助大唐平定安史之乱一样。如此,他愿意向朕俯首称臣,岁岁纳币”

    “李卿,你的意思呢?”,皇帝直勾勾盯着李德裕。

    李德裕将郑朗、李固言、杨嗣复三人扫视一遍,回答道:“臣以为,当借粮与乌介可汗”

    郑朗反问李德裕:“敢问李侍郎,哪里来的粮草借给乌介?李侍郎知道十万石粟米意味着什么吗?”

    李固言也诘责道:“李侍郎身居高位久矣,哪里懂得民脂民膏,又哪里懂得百姓疾苦?李侍郎怕是以为大唐的百姓都食肉糜吧!”

    杨嗣复冷笑一声:“这如今啊!朝内有一个能耐高官,帮着乌介要粮要地,充当乌介的保护伞,不知道收了人家多少好处!”

    “乌介在朝中有这么一个内应,怪不得张口就敢要兵要粮,再过些时日,恐怕要的就是大唐的大好河山了!”

    李德裕并未理会三人的暗讽,转而对皇帝说道:“陛下,臣有一策,可解此急”

    “说来听听”,皇帝这会儿倒是轻松下来了,干脆坐在龙榻上品茶。

    “陛下可降旨乌介,同意借粮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“哼,李侍郎可真是慷慨啊!十万石粟米,你知道河套一年的税赋是多少吗?”,郑朗打断了李德裕的话。

    但李德裕却并不与郑朗争辩,继续说道:“陛下可明言河套去年收获颇丰,尤其是朔方,屯粮数十万石,当慷慨借之”

    “但陛下要言明,朔方的多半粮食都囤于贺兰山西之丰余、安西、镇西等十余仓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皇帝放下茶盏:“李卿,由于吐蕃连年进犯,贺兰山已是御敌前线,丰余、安西等十余仓早在先帝文宗时期开成年间已被废弃,如今怕是兔从狗窦入,雉从梁上飞,何来藏粮?”

    “陛下,藏粮不藏粮,可不是乌介说了,我们说屯粮数十万,就有屯粮数十万!”

    “至于借兵嘛!贺兰山即为御敌前线,屯军万余,固城数座,此皆可为乌介援军。他若是前往取粮,当为其翼护”

    皇帝闻言,身体前倾,兴致勃勃:“李卿的意思是,画饼充饥?”

    “以夷制夷”,李德裕点头。

    “妙啊!”,皇帝拍案而起。

    此时此刻,李固言、杨嗣复两人的脸色阴晴不定,郑朗一咬牙,举起玉笏奏道:“陛下!这是那个罪臣之子的阴谋诡计!万万不可采纳!”

    李德裕昂首挺胸:“郑侍郎此话有失偏颇了!智子疑邻乎?”

    郑朗站起来指着李德裕诘问道:“难道你敢说不是?你敢当着陛下的面说不是?”

    “郑侍郎已经笃定鹿是马了,任某再怎么辩驳郑侍郎都不会相信那是鹿”

    “你!”

    “难道不对吗?”

    “行了!朝堂之上,大呼小喝的成什么样子?!”

    李德裕、郑朗急忙跪地:“臣知罪”

    皇帝转头对马元贽说:“让翰林学士元谋拟旨吧!就安李卿说的办!”

    “奴婢遵旨”

    交代完,皇帝便往偏殿去了,马元贽看了李德裕一眼,转身跟了上去。

    郑朗起身,怒目瞪着满脸微笑的李德裕,重重哼了一声,甩袖走了······

    (PS:圣旨分为“内诏”与“外诏”之分。所谓“外诏”便是经由中书省草拟并加盖印章,再由皇帝审核加盖印章,再由门下省批驳并加盖印章,三方皆同意之后,交由尚书省执行。)

    (这个过程非常的严苛,一个环节都不能少。当年唐中宗先要提拔一群官员,又生怕中书、门下不同意,于是打算绕过中书、门下,自己草拟诏书,却又因为心虚而不敢使用朱批,而用黑墨水签名,封存的时候使用了斜封的方式,示意尚书省执行的时候通融一下)

    (结果这件事被捅了出来,百官议论纷纷,抱怨皇帝“假传圣旨”,搞的中宗很没有面子。而且称呼“假圣旨”提拔出来的官员为“斜封官”,这让“斜封官”们感觉非常丢脸)

    (而为了加强皇权,分割三省的权力,“内诏”便出现了。所谓“内诏”,便是由皇帝指定翰林学士草拟诏书,而后自己直接批驳签字盖章,不经过三省而直接由宫内发出)

    皇帝出了宣政殿后,又往太液池去了,不过这次却没去找那棵柳树,而是绕着太液池散步,马元贽紧跟在身后。

    “你们都退下吧!”

    一众内侍闻言,便要退走,皇帝却又叫住马元贽:“你陪朕走一走”

    “奴婢遵旨”

    两人走了一刻钟左右,皇帝突然问马元贽:“你可知道这皇帝是什么?”

    “天子”

    “说的具体点”

    “天之子,代天巡狩四方土地,乃是八方之主,至高无上”

    “那你觉得朕像是个皇帝吗?”

    “陛下就是皇帝,是大唐之主,是奴婢应该侍奉的人”

    皇帝停下步子,回头盯着马元贽:“那你觉得李德裕、牛僧孺、仇士良这些人当朕是皇帝吗?”

    “陛下乃是天策之人,何须在乎他们?”

    “呵,好一个天策之人!朕且问你,龙被囚于阴潭之下,不能呼风唤雨,吞吐天地,还能不能称之为龙?虎被困于深穴之中,不能巡视山林,咆哮四方,还能不能称之为虎?纵然龙虎之身,为之奈何?”

    “奴婢,奴婢······”,马元贽跪下地上,叩首:“陛下,奴婢不敢妄言”

    “平身吧!也就你拿朕当天子了,旁人拿朕当什么?跳梁小丑而已!”

    “陛下!”,马元贽又叩首:“真龙虽囚于阴潭,此乃修行也,有朝一日必定冲破桎梏,遨游天地;猛虎虽困于深穴,此乃韬晦也,有朝一日必定突破枷锁,咆哮山林!”

    “好!说的好!”,皇帝拊掌大笑。

    皇帝转身望向太液池,此时正是破春,渌水荡漾、鱼跃牙鸣:“如今龙虎皆不在,狐狗倒是猖獗起来,又有两只挂着令箭、龇牙咧嘴的猴子上蹿下跳,不太平啊!”

    皇帝的话马元贽一字一句的听下来,又在心里细细琢磨:“这狐、狗应该指的是李、牛二人,这挂着令箭的猴子,该是仇士良与鱼弘志了吧!”

    “陛下,终有一天,您会权御四方,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的”,马元贽这话,五分是恭维,五分是希冀。

    “那你觉得,得怎么对付这些畜生呢?”

    “奴婢······奴婢不知”

    皇帝目光如炬,坚定地望着太液池中的蓬莱山:“朕需要一条毒蛇,一条狡猾又凶狠的毒蛇,将这些畜生部咬死!”

    这是多么悲剧的事情?

    一个皇帝,却不能权御天下,前朝斗成一团,相互倾轧,“江山社稷”成为他们权力斗阵喊出的口号。

    一个皇帝,却不能号令天下,两个宦官左右政局,挟持皇帝,“老奴为陛下好”成为他们逼迫皇帝的口头禅。

    而当这件事,发生在一位有雄心壮志的皇帝的身上时,则显得更加无奈。

    不甘与无奈会一直折磨着皇帝,“醉生梦死”永远不会出现在皇帝的脑海里。

    挣扎!抢夺!

    这是祖宗打下来的江山,这是长辈传下来的社稷!怎么能让宵小之辈败坏?

    但这又是一个艰巨的任务,先帝文宗未能实现,反被阉宦软禁起来,郁郁而终。前车之鉴,皇帝记得清清楚楚。

    想要夺权,只皇帝一人是办不到的,所以皇帝找了一条危险的毒蛇帮助自己。成与败,就看自己能不能用好这条毒蛇了!